解读保养品的美丽标签?

   2012-04-19 IP属地 江苏美容美发114商机网xs1235400
核心提示:由于有机保养品所用的成分,许多都是食用也无妨的,安全剂量范围大部分都相当大,可算是颇安全;只是除了安全剂量,另外还有过敏
由于有机保养品所用的成分,许多都是食用也无妨的,安全剂量范围大部分都相当大,可算是颇安全;只是除了安全剂量,另外还有过敏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因为植物种类繁多,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会导致人们过敏的植物性过敏,原本就非常常见,譬如像荨麻,芋头,草莓,花生,奇异果等等,过敏的人就不少。天然就等于温和,有机就等于安全等,其实都是迷思,还是要有所修正才成。  化学VS有机,两大派别对肌肤的功效,到底熟优熟劣?  至于以广大植物学家、药学家和农学博士为base的有机保养品,与现由生化学家、化妆品专家夙夜匪懈,在实验室奋斗研发出来高科技生化成分,两大派别对肌肤的功效,到底熟优熟劣?虽说这个疑问就像是自然与化学另一种实质的竞争,但曾在英国修习化妆品学,也被美容线记者视为活字典的皮肤科医师詹育彰还是试着以中立的角度,做了以下的分析与比较。他认为,有机保养成分与科技成分的差别,在概念上其实与中药和西药的差异颇为相似,中药存在许多未知成分与组合效果,具有无限可能,但比较缺乏科学证据佐证;西药效果明确,作用机制清楚,安全使用剂量确认,但相对地,对其效果极限也比较能够以数据化和科学化的方式以供了解,这就好像是有机保养成分与高科技生化成分的差异一样。有机成分,具有无限可能,但因未系统科学化,只要在萃取方式上有一丝丝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造成成分及组成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效果。加上有机保养品的萃取步骤相对繁复,因此成本自然也高出高科技生化保养品许多,这些都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上,对实际使用的普罗大众而言,亦算是缺点之一。而高科技生化成分,虽然在临床数据及效果上较受到认证,却因为完全排挤了人体内在的灵性能量,所以较难期待有意料之外的神奇效果。不过高科技生化成分采用的是系统化合成方式来制造,来源稳定,成分精纯,不确定因子也相对减少许多。  话说回来,就一位专业皮肤科医师的立场而言,如果想要明确得到某种保养效果(例如抑制酪胺酸酉每或是促进胶原蛋白制造等),还是比较推荐生化科技成分,因为有较多的报告以供佐证。但如果想要得到一些科技成分仍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活化细胞或全面调节防御功能等),则不排斥搭配有机成分。他建议大家,在选择保养品成分时,首先应针对自己肌肤的主要需求,选择有效的生化科技成分,其次再考虑搭配安全有机成分,扩展保养效果,两者相辅相成,保养效果得到最佳相乘作用!  如何辨识有机认证?  要确定产品是否天然有机,最简单也实际的方式,就是先从标签成分阅读起。成分名称排列愈前的,代表产品内所蕴含该成分的比例愈多。因此有些产品虽然标示有机,却可能只加入了微量比例的有机成分,混入了许多化学成分和防腐剂。  想要辨别真正的有机保养品?除了可以从产品成分表看出是否含有许多有机成分外,标签上有无标示,有机成分比例,或者干脆请厂商提供相关认证资料和文件。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已,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有机认证标准,把以下常见的几种有机认证搞清楚,始是辨别真假有机品的最佳方式,以免花钱上当又伤身。  *CCOF:1973年成立的加州有机农场组织,也是美国最早、最有声誉的有机认证机构。  *QAI:1989年成立深具公信力的美国有机品质保证机构。  *Demeter:由德国人Dr.Rudolf Steiner在1924年创设的生机互动农耕认证,也是德国生物动力学农业联合会(BDAA)的会标。 Demeter在品管规定也比欧盟品管法规更严苛,有标示Demeter认证的产品及农作物,必须是配合天地运行生机或有机互动农耕方式。代表完全不使用化学成分、化学农药及肥料、色素、香料、防腐剂、乳化剂或来自石油的原料。  *BDIH天然认证标准:有德国BDIH的认证标志表示该产品是受验证的天然产品,且该标志所界定的天然保养品必须符合十大条件,其中包括了强烈排斥基因改造之原料,以及不能采用脊椎动物的副产品(如胶原蛋白、弹力素、貂或鲸鱼)等等。  *Soil Association:英国土壤联合国,也是英国最大的有机团体。  *ECOCERT:1991年成立于法国的有机认证组织,在欧洲有分部,负责欧盟国家之控管与认证。 ECOCERT的标志,是全世界有机认证的指标,也同时监管全球其他50多个国家的有机产业。  *COSMEBIO:2002年于法国成立,专门负责阐明天然保养品(包括天然及有机)的定义及控管标准。目前已制定了ECO及BIO两种认证标准,前者是天然化妆品认证标准,产品中的天然植物成分必须最少50%是有机,所有制成品中,有机成分不得少于5%;后者则是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标准,产品中的天然植物成分,必须最少95%是有机,所有制成品中,有机成分不得少于10%,其他非天然成分不得超过5%。  如何解读保养品的美丽标签?  你是不是会被化妆品美丽的广告术语所迷惑?到底什么才是真的,什么是虚伪的美丽骗术,倩碧全球保养品研发部门副总裁Debbie D'aquino教妳如何破解眼花撩乱的化妆品术语。  *Hypoallergenic(低敏感性):这些产品不含一般引发过敏的成分,如防腐剂和香料,因此这些产品在使用时,不会引发过敏反应。  *Allergy-tested(过敏测试):该公司已进行过产品的皮肤过敏贴布测试。不过由于进行检验的人数总额,法令上并没有明文规定,有可能是A公司只对单一个人进行检测,但B公司则有数千分检测样本。  *Dermatologist(皮肤科医师测试):并无法令规章明文规定测试方式,完全取决于医师自行决定的测试方法与人数多寡。  *Noncomedogenic(不会阻塞毛孔):只用化妆品不含过量的润肤剂,如矿物油,通常是不会造成使用的毛孔阻塞或黑头、白头粉刺。  *Nonacnegenic(不会形成粉刺):通常此类配方不会刺激或造成皮肤油脂分泌滤泡发炎,因此不会形成粉刺。  *Fragrance或Perfume-free(不含香精/料):香味是最大的过敏原。而这类产品并无添加任何天然或人工香味,万一还是闻得到香味,这是产品成分本身的气味。  *Unscented:这不表示不加含香精,有可能是已经在产品中加入上香味而中和掉本身难闻的气味。不过如果香味是取自精油或是植物萃取,个别名称(如essential of rose,plant extracts of lemon)则会被列出。  *Preservative-free(不含防腐剂):该产品制造时未使用传统的防腐剂,有可能以其他替代品取代,一方面可以维持产品的新鲜度,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面疱或刺激皮肤。完全不含防腐剂的产品,则无法有长时间的保存期限。  *Oil-free(无油脂):虽然不含过量的油脂,但却可能含有矽酮或合成油,反而会导致毛孔阻塞,然而一般说来,化妆品配方本来就不该含有从石油中分解出来的矿物油(如凡士林),让肌肤擦起来舒适不油腻。
 受到回归正确的生态自然环境思维的影响,有机风正从饮食界吹向美妆界。有机保养品的好处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前,倒是可以先仔细看一下下列的陈述。  肌肤是具渗透性的,会吸收40%~60%涂抹在肌肤上的保养品,女性一生中吸收保养品成分是体重的2倍。若一个女人持续使用保养品60年,那么极有可能会在血液系统里吸收累积共约14公斤的保湿润泽成分,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化妆保养品成分。根据一项数字显示,目前巿面上共有超过5000种化学物质被使用在个人保养品,只有14%有完整的基础安全资料。以精油为例,若植物本身含有化学毒素,那么所提炼出精油中的毒素含量,是植物本身的100倍。而巿面上的保养品大都含有化学成分,如人工防腐剂、色素和香料,长期累积将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引发病变,甚至引起癌症的危险。  所以有机保养的概念是帮助肌肤回复到最初的健康状态,减少引起皮肤过敏或不适的敏感源。所谓的有机保养品,指的是必须在无污染且规范严格的方式下栽种,所有种植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3年的休耕,让土壤中所有有毒的物质排除掉,让植物在无农药的土壤中,以纯天然的肥料和除草剂,进行耕种,农地每年还需接受第三者检验单位的调查,产品生产过程必须全程详细纪录才成。  除了在原料上力求有机外,有不可以添加人工防腐剂、无杀虫剂或除草剂残留、无矿物油、生化提炼物、无溶剂、无人工色素或香料、无DEA、TEA、 PEG萃取物。对于产品的制作过程,也必须遵循「生机饮食」的调理原则,温度不可过高,否则就会将酵素破坏殆尽,失去了原有的鲜活纯度,这也是为什么有机保养品的植物精萃,是以冷压、冷冻、磨、油浸的方式,而且需在室温的环境中被处理,而不是以一般惯用的45~55℃,以如此「天然步骤」制造出来的有机保养品,才不会因为萃取过程,改变了植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及化学式,以致功亏一篑。  不过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德国世家制作产品的过程。为了让被收割下来的植物以为自己还活着,所以德国世家以冷/热、动/静、光/暗,两极式的律动方式来处理这个「活生物」成分。到底这种被称为律动的制造方式,是不是具有神奇的疗效?詹育彰医师认为,植物在不同环境之中,的确会有不同的生长激素分泌,刚采撷的植物也可能仍有部分的新陈代谢能力,可以对于周遭环境作出反应。所以,由学理上看来,这样的萃取方式,的确有可能取得一些稍微不同的成分。话说回来,有机栽种由于没有农药残留的问题,在安全上有绝对的保证,但价格真的也是高不可攀。举例而言,倘若是选用保加利亚生产有机栽种的大马士革玫瑰品种所萃取出的玫瑰精油,价格却是无机栽种的3倍价格。  有机保养品难道真的只有百益而无一害?  著名的皮肤科医师詹育彰赶紧澄清,这是消费者常见的错误迷思,他郑重提出警告:并不是用了有机成分的保养品,就绝对不会过敏!詹育彰进一步说明解释,所有保养成分只要期待有效果,就表示可能产生药理作用,当然不可能有百益而无一害,除非这个成分完全不被肌肤吸收,完全无效用,才有可能是完全无害,这个条件说,并不会因为是有机成分,而有任何差别待遇。许多时候有益或有害,取决于成分浓度剂量。再好的药,如果使用过量,都会变成毒药,差别只在于各类成分的安全剂量范围不同,有些安全范围小,必须将剂量算得非常精准;有些安全范围大些,剂量可以在有效浓度的好几十倍以上都还安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xs123
    加关注2
  • 此签名广告位招租,长期有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