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可以说是中国纹身师们最熟悉的一种方法了,
我推测这跟改革开放后我们最早接触的“正规”纹身有关系,
中国大部分纹身师在最早接触的都是“纹身机纹身”,
不要说那些什么绑棉线的绣花针跟圆规扎的图,
那些远远没达到形成“系统”的地步,
也就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了。
连续剧老狗(九)门里的佛爷的穷奇可能模仿的是绣花针的赶脚
我们早期的纹身机性能是比较局限的,主要体现在频率上,
一般都是在每秒一百次以上的快频机,而作为东方国家,传统图是不可避免的题材
,云、水浪这些就需要用大面积的打雾来表现,当面对着大面积均匀渐变的雾面的
,手持频率100+机器,并且并没有太多“前车之鉴”的前提下,
我们行业的先驱者们自然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对付这些问题,
用针尖去尝试性的一遍一遍的上色
,最终做出均匀的层次渐变来,而这种尝试性的动作逐渐规范化系统化以后,
就成了我们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打雾手法“扫”。
在打雾的手法(1)里面我说过,扫雾的刺入感觉有点像波利尼西亚手工纹身的感觉,
是让针垂直刺入,快打快收,那么我们使用机器做扫雾的时候,也要遵循类似的原理。
1、刺入角度,扫雾要尽可能保持垂直刺入,垂直刺入能保证每一个针孔都是接近相同的圆,恢复后晕色会更均匀,针眼消失的也比较快。
2、针的选择,比较大的弧排,弧排可以保证扫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入针深浅区别,针丝根据个人习惯,绵密的雾可以选择更细的针丝,颗粒的雾可以选择比较粗的针丝。
3、调墨,加水量可以不像“刺”那么多,因为扫本身的刺入密度没有那么高。
4、机器的选择,频率过快过慢都不好,过慢会刮皮,过快会失控,个人建议在70上下。以大力线圈机为最优。
5、手法,手法就是尽量保持机器的刺入角度接近垂直,有时为了边缘的渐变效果甚至可以用反拖的手法。手速要根据雾面深浅的渐变与机器的频率调整,比如深色部位可以手速减慢,让针孔间叠得更紧凑,浅色部分就可以移动快一些,减少针眼的重叠。
可能用人会觉得扫跟刺好像也没太多区别,无非是一个斜着扎一个垂直扎,
其实区别主要是来自皮肤的反馈,刺是逆势而上,让皮肤被动的与针对抗
,利用皮肤的阻力来达到更深的刺入深度,
而扫更多是让针主动地去击打皮肤,靠拍打力将色料打入,快打快收。
相对刺来说,扫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扫的扎实程度是不如刺的,
因为单靠机器击打的力,无法保证每次都把色料打到足够深度,
不可避免的就是时间久了会有比刺更明显的褪色情况,
同样也是因为扫的发力时间短,快打快收,导致相对比较稠的彩色色料的刺入就更不容易刺入到足够的深度,
如果机器频率又过快,就会导致彩色大面积不上色,这也使得曾经人们对彩色纹身有误解,
认为彩色纹身会掉色,其实彩色一旦刺入深度合适,是比黑灰更不容易“掉色”的,
只是晒时间久了会有“变色”,但是这些色料颗粒是很难代谢的,而做彩色其实用“刺”的手法是更合适的。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这么多,下次我们分享怎么“揉”。